《皇太妃閣五首》 蘇軾
雪殘烏鵲喜,翔舞下觚棱。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皇太妃閣五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甲觀開千柱,飛樓擢九層。
雪殘烏鵲喜,翔舞下觚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皇太妃閣的景象。皇太妃閣是宋代宮廷內的建筑,被賦予了高貴而崇高的象征意義。詩人蘇軾運用了華麗的詞藻,表達了皇太妃閣的高聳和壯麗。他說閣樓高達九層,上面有許多柱子支撐著整個建筑。這些柱子看起來像石柱一樣堅固,令人驚嘆。當雪落下來時,烏鵲們在閣樓上歡快地飛舞,似乎在慶祝這個美麗的建筑。
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在宋代寫的,從詩中可以看出他對皇太妃閣的景象十分贊嘆和心醉。詩中的“甲觀”是指皇太妃閣的名字,而“開千柱”則表達了它的高大和壯麗。整首詩運用了華麗的詞藻和高度抽象的表達方式,給人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此外,詩中的“雪殘烏鵲喜,翔舞下觚棱”是一個非常生動的描寫,將自然界和人造建筑物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展示了蘇軾高超的寫作技巧。
總的來說,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而高貴的宮廷建筑,展現了蘇軾優美而深刻的文學才華。
《皇太妃閣五首》蘇軾 拼音讀音參考
huáng tài fēi gé wǔ shǒu
皇太妃閣五首
jiǎ guān kāi qiān zhù, fēi lóu zhuó jiǔ céng.
甲觀開千柱,飛樓擢九層。
xuě cán wū què xǐ, xiáng wǔ xià gū léng.
雪殘烏鵲喜,翔舞下觚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