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后》 王建
住處近山常足雨,聞晴曬曝舊芳茵。
立秋日后無多熱,漸覺生衣不著身。
立秋日后無多熱,漸覺生衣不著身。
分類:
作者簡介(王建)
《秋日后》王建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后》是唐代詩人王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住處近山常足雨,
聞晴曬曝舊芳茵。
立秋日后無多熱,
漸覺生衣不著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立秋過后的秋日景象。詩人住的地方靠近山區,經常會有充足的雨水。當天氣晴朗的時候,太陽照射下來,將過去的芳草茵茵曬得干燥。立秋過后,天氣并不是很炎熱,漸漸地詩人覺得穿上衣服反而感到不舒服。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象和詩人的感受。首句“住處近山常足雨”,通過描繪住處的地理特點,表達了那里經常會有充足的雨水,給人以一種宜人的感覺。接著,“聞晴曬曝舊芳茵”,通過使用動詞“聞”和“曬曝”,生動地描繪了太陽曬干了過去的芳草。這樣的描寫讓人感受到秋日陽光的溫暖和干燥的氣息。接下來的兩句“立秋日后無多熱,漸覺生衣不著身”,通過描述天氣變涼以及詩人感到穿衣不舒服的情況,傳達了秋天漸漸來臨的感覺。
整首詩詞以簡明扼要的語言勾勒出了秋天的景象,展示了詩人對秋天的敏銳感知。他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秋天過渡的感受和對身體感覺的變化。這首詩詞以簡單的語言傳遞了深刻的感受,讓讀者在幾句簡短的文字中感受到了秋天的變遷和詩人內心的體驗。
《秋日后》王建 拼音讀音參考
qiū rì hòu
秋日后
zhù chù jìn shān cháng zú yǔ, wén qíng shài pù jiù fāng yīn.
住處近山常足雨,聞晴曬曝舊芳茵。
lì qiū rì hòu wú duō rè, jiàn jué shēng yī bù zhe shēn.
立秋日后無多熱,漸覺生衣不著身。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秋日后》專題為您介紹秋日后古詩,秋日后王建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