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 [一作李白詩,題作《宣城見杜鵑花》》 杜牧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子規 [一作李白詩,題作《宣城見杜鵑花》》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子規》(一作李白詩,題作《宣城見杜鵑花》)
蜀地曾聞子規鳥,
宣城又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
三春三月憶三巴。
中文譯文:
在蜀地曾經聽聞過子規鳥的聲音,
而在宣城又見到了盛開的杜鵑花。
一聲叫喚引起了我內心的悸動,
三個春天三個月份使我回憶起了三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作品,也有一種傳說是李白的作品。詩人在蜀地曾經聽過子規鳥的叫聲,而后來在宣城又看到了盛開的杜鵑花。子規鳥和杜鵑花都是春天的象征,它們都與春天的美好景象相關聯。
詩的前兩句表達了詩人的經歷和感受,他聽到了子規鳥的叫聲,這給他的心靈帶來了震撼。然后,他在宣城看到了杜鵑花的盛開,這進一步引起了他的情感共鳴。
第三句和第四句表達了詩人的感受和回憶。每一次子規鳥的叫聲都像是在撕裂他的內心,給他帶來了痛苦和悲傷。而在春天的三個月份,他回憶起了三巴,可能是他曾經在那里度過美好時光的地方。這種回憶和思念使他感到更加傷感和心碎。
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感受和回憶,通過子規鳥和杜鵑花的形象,描繪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起伏。詩中的悲傷和懷舊情緒給人以共鳴,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對美好回憶的追憶和留戀之情。
《子規 [一作李白詩,題作《宣城見杜鵑花》》杜牧 拼音讀音參考
zǐ guī yī zuò lǐ bái shī, tí zuò xuān chéng jiàn dù juān huā
子規 [一作李白詩,題作《宣城見杜鵑花》
shǔ dì céng wén zǐ guī niǎo, xuān chéng yòu jiàn dù juān huā.
蜀地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yī jiào yī huí cháng yī duàn, sān chūn sān yuè yì sān bā.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