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占示禪師》 王安石
臨機一句子,今日遇同參。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口占示禪師》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口占示禪師》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口占示禪師
去歲別南岳,
前年返泐潭。
臨機一句子,
今日遇同參。
中文譯文:
去年離別南岳山,
前年歸來泐潭間。
面對機緣一句話,
今天與你共參禪。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禪師與王安石相遇的場景。首先,詩中提到了王安石去年離開南岳山,前年返回泐潭的經歷。這里的南岳山指的是湖南衡山,泐潭指的是王安石的故鄉。這兩個地方在王安石的生平經歷中具有特殊的意義。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禪師與王安石在某個特定時刻相遇的情景。詩中使用了"臨機一句子"的表達,意味著禪師在關鍵時刻說出了一句話。這句話可能是禪師的教誨,或者是對王安石的啟示。禪宗注重頓悟和直接體驗,這里的"臨機一句子"強調了禪師的智慧和禪宗的精神。
最后一句"今日遇同參"表達了王安石與禪師在今天再次相遇,并一同參禪修行的意愿。這句話顯示了王安石對禪修的重視和對禪師智慧的敬仰。參禪是尋求內心覺悟和解脫的修行方法,王安石希望能夠借助禪宗的智慧實現心靈的安寧和自由。
整首詩表達了王安石對禪修的向往和對禪師智慧的敬重,同時也體現了禪宗的思想和修行方式。通過這首詩,王安石表達了對禪宗的追求和希望能夠在禪修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啟示。
《口占示禪師》王安石 拼音讀音參考
kǒu zhàn shì chán shī
口占示禪師
qù suì bié nán yuè, qián nián fǎn lè tán.
去歲別南岳,前年返泐潭。
lín jī yī jù zi, jīn rì yù tóng cān.
臨機一句子,今日遇同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