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 劉方平
佳人成古石,蘚駁覆花黃。
猶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妝。
猶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妝。
分類:
作者簡介(劉方平)

劉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陽人。匈奴族。天寶前期曾應進士試,又欲從軍 ,均未如意,從此隱居潁水、汝河之濱,終生未仕。與皇甫冉、元德秀、李頎、嚴武為詩友,為薪穎士賞識。工詩,善畫山水。其詩多詠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其詩多寫閨情、鄉思,思想內容較貧弱,但藝術性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蘊無窮。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作。
《望夫石》劉方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夫石
佳人成古石,
蘚駁覆花黃。
猶有春山杏,
枝枝似薄妝。
譯文:
美麗的女子化作了古老的石頭,
青苔覆蓋著黃色的花朵。
仍然有著春天山上的杏花,
每一枝都像是薄薄的妝容。
詩意:
這首詩是描述一個美麗的女子成為了一塊古老的石頭,石頭上生長著青苔并覆蓋著黃色的花朵。盡管已經化作石頭,但仍然保有春山上的杏花的美麗,每一枝都如同女子的輕薄的妝容。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的女子如何被比作古老的石頭,將女子的美麗與永恒相結合。通過運用寓言的手法,詩人劉方平將女子與大自然結合,賦予了女子的美麗以永恒的象征。整首詩以寫景的方式,通過描繪石頭上的青苔和覆蓋的黃花,以及一樹春山杏花,表達了女子美麗的形象。整個詩歌呈現出一種靜謐、淡雅的意境,給人一種朦朧而美好的感覺。這首詩通過揭示女子的美麗轉化為永恒的石頭,探討了時間和美麗之間的關系,表達了作者對美麗、永恒和自然之間聯系的思考。
《望夫石》劉方平 拼音讀音參考
wàng fū shí
望夫石
jiā rén chéng gǔ shí, xiǎn bó fù huā huáng.
佳人成古石,蘚駁覆花黃。
yóu yǒu chūn shān xìng, zhī zhī shì báo zhuāng.
猶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妝。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望夫石》專題為您介紹望夫石古詩,望夫石劉方平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