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陸游
只恐無情堤上柳,又將風絮送春歸。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柳》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柳》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陸游。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園雨打杏花稀,
便面章臺事已非。
只恐無情堤上柳,
又將風絮送春歸。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柳樹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詩中的柳樹已經稀疏了,雨水打落了杏花,西園的景色變得凄涼。章臺已經不再是過去的樣子,事物已經改變。作者擔心那些無情的柳樹,它們將風吹落的絮送回春天,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柳樹的景象,通過對柳樹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柳樹是中國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它象征著生命的脆弱和時光的流逝。詩中的雨水打落了杏花,西園的景色變得凄涼,這種景象與作者內心的感受相呼應,傳達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無奈。
詩中的“便面章臺事已非”表達了作者對過去事物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章臺是一個歷史名勝,曾經是繁華的地方,但現在已經不再是過去的樣子,事物已經改變。這種變化讓作者感到失望和無奈。
最后兩句“只恐無情堤上柳,又將風絮送春歸”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擔憂。柳樹象征著時光的流逝,作者擔心那些無情的柳樹將風吹落的絮送回春天,意味著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這種擔憂和憂傷貫穿整首詩,給人一種淡淡的憂郁之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柳樹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詩中的景象與作者內心的感受相呼應,給人一種淡淡的憂傷之感。
《柳》陸游 拼音讀音參考
liǔ
柳
xī yuán yǔ dǎ xìng huā xī, biàn miàn zhāng tái shì yǐ fēi.
西園雨打杏花稀,便面章臺事已非。
zhǐ kǒng wú qíng dī shàng liǔ, yòu jiāng fēng xù sòng chūn guī.
只恐無情堤上柳,又將風絮送春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