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虛》 陸游
銅駝臥深棘,使我惻愴多;可憐陌上人,亦復笑且歌。
世事茫茫幾成壞,萬人看花身獨在。
北邙秋風吹野蒿,古冢漸平新冢高。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步虛》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步虛》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陸游在洛陽的兩次經歷,通過對比展現了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曩者過洛陽,宮闕侵云起;
今者過洛陽,蕭然但荒壘。
銅駝臥深棘,使我惻愴多;
可憐陌上人,亦復笑且歌。
世事茫茫幾成壞,萬人看花身獨在。
北邙秋風吹野蒿,古冢漸平新冢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洛陽為背景,通過對洛陽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
首先,詩人通過對比過去和現在的洛陽景象,展現了宮闕的興衰。曩者,指過去的時光,宮闕侵云起,形容宮殿高聳入云,氣勢磅礴。今者,指現在的時光,洛陽已經荒廢,只剩下荒壘殘墻。這種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興衰的感慨。
接著,詩人描繪了銅駝臥深棘的景象,表達了自己的惻愴之情。銅駝是古代的一種銅制駝像,象征著昔日的輝煌。而現在,它臥在深深的荊棘中,被遺忘和荒廢。這種景象使詩人感到悲傷和痛心。
然而,詩人在最后兩句中表達了一種豁達的態度。他說可憐陌上人,亦復笑且歌。詩人認為盡管世事茫茫,萬人看花,但他仍然能夠保持自己的笑容和歌聲。這種態度展示了詩人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即使面對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他仍然能夠保持豁達和快樂。
整首詩通過對洛陽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同時展示了他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傳達了詩人對人生和世事的思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步虛》陸游 拼音讀音參考
bù xū
步虛
nǎng zhě guò luò yáng, gōng què qīn yún qǐ jīn zhě guò luò yáng, xiāo rán dàn huāng lěi.
曩者過洛陽,宮闕侵云起;今者過洛陽,蕭然但荒壘。
tóng tuó wò shēn jí, shǐ wǒ cè chuàng duō kě lián mò shàng rén, yì fù xiào qiě gē.
銅駝臥深棘,使我惻愴多;可憐陌上人,亦復笑且歌。
shì shì máng máng jǐ chéng huài, wàn rén kàn huā shēn dú zài.
世事茫茫幾成壞,萬人看花身獨在。
běi máng qiū fēng chuī yě hāo, gǔ zhǒng jiàn píng xīn zhǒng gāo.
北邙秋風吹野蒿,古冢漸平新冢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