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茅屋底》 陸游
不如茅屋底,醉倒喚兒扶。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不如茅屋底》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不如茅屋底》是宋代文人陸游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列鼎賓筵盛,籠坊從騎都。
不如茅屋底,醉倒喚兒扶。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宴會盛況與平凡生活之間的對比。詩人認為,雖然宴會上的盛筵和熱鬧場景令人羨慕,但與那些過著簡樸生活的人相比,自己寧愿選擇茅屋低矮的屋頂下,飲酒醉倒時喚兒子來扶起的日子。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直接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價值觀。詩中的"列鼎賓筵盛,籠坊從騎都"描繪了宴會的繁華景象,其中"列鼎"指排列著許多大鼎,"賓筵"指宴會的酒席,"籠坊"則指車馬齊集的場面。這樣的描繪使得宴會的盛況躍然紙上,給人一種熱鬧喧囂的感覺。
然而,在第三句"不如茅屋底"中,詩人表達了對富麗堂皇宴會的反思。他認為,盡管宴會上的場面熱鬧,但過于奢華的生活并不能給人真正的滿足和幸福。相比之下,茅屋的簡樸生活更能帶給人寧靜和滿足感。最后一句"醉倒喚兒扶"表明詩人在茅屋中飲酒醉倒時,依然能享受到親情和家庭溫暖的呵護。
這首詩反映了陸游崇尚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寧靜的生活態度。他認為雖然外在的繁華和享受具有誘惑力,但內心的平和和家庭的溫暖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這種對簡樸生活的追求與宋代文人的典型觀念相契合,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價值取向。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遞了詩人對于繁華生活的思考和對簡樸生活的向往,展現出了對內心平和和家庭溫暖的追求。
《不如茅屋底》陸游 拼音讀音參考
bù rú máo wū dǐ
不如茅屋底
liè dǐng bīn yán shèng, lóng fāng cóng qí dōu.
列鼎賓筵盛,籠坊從騎都。
bù rú máo wū dǐ, zuì dào huàn ér fú.
不如茅屋底,醉倒喚兒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