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默坐》 陸游
大鵬一舉九萬程,下視海內徒營營。
秋蟲春鳥非我類,何至伴渠鳴不平!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南堂默坐》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堂默坐》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日日樹頭鵯鵊鳴,
夜夜溪邊姑惡聲;
堂中老子獨無語,
寂然似可終吾生。
大鵬一舉九萬程,
下視海內徒營營。
秋蟲春鳥非我類,
何至伴渠鳴不平!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陸游在南堂默默坐著的情景。白天,樹上的鵯鵊鳥不斷鳴叫,夜晚,溪邊的姑娘發出令人不悅的聲音。在這個安靜的堂中,老子(指老子的思想)獨自無言,仿佛可以結束我的一生。作者通過這些景象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孤獨和無奈。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作者表達了自己對世俗喧囂的厭倦和對內心寧靜的渴望。樹上的鵯鵊鳥和溪邊的姑娘的聲音成為了作者內心孤獨的對比,而堂中的老子無言則象征了作者對世俗的冷漠和對真理的追求。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與世界的不合群感到的不滿,他認為自己與秋蟲春鳥不是同類,而與世俗的人們也無法共鳴。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真理的追求。
《南堂默坐》陸游 拼音讀音參考
nán táng mò zuò
南堂默坐
rì rì shù tóu bēi jiá míng, yè yè xī biān gū è shēng táng zhōng lǎo zi dú wú yǔ, jì rán shì kě zhōng wú shēng.
日日樹頭鵯鵊鳴,夜夜溪邊姑惡聲;堂中老子獨無語,寂然似可終吾生。
dà péng yī jǔ jiǔ wàn chéng, xià shì hǎi nèi tú yíng yíng.
大鵬一舉九萬程,下視海內徒營營。
qiū chóng chūn niǎo fēi wǒ lèi, hé zhì bàn qú míng bù píng!
秋蟲春鳥非我類,何至伴渠鳴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