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柴言山水》 陸游
正暑凜生秋,倚杖者誰子?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題柴言山水》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柴言山水》是宋代文人陸游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題柴言山水
懸水三十仞,
疾雷聞數里。
正暑凜生秋,
倚杖者誰子?
譯文:
懸崖高掛水三十丈,
迅雷聲傳數里長。
正值酷暑卻已生秋,
倚杖之人是誰的子弟?
詩意:
這首詩以柴言山水為題材,通過描繪景色和氣氛,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贊嘆和對人世之事的思考。詩中描述了懸崖高掛的水流和迅雷的聲音,展現了自然的壯美和威力。同時,詩人又在酷暑時節感到秋意漸生,這種轉變使人感受到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脆弱。最后,詩人倚杖而立,思索著這一切的背后,探索生命的意義和歸屬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壯美的山水景色和自然的力量,展示了陸游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思考。通過對懸水和疾雷的形象描繪,詩人營造出一種氛圍,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山崖深處,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和壯麗。詩人的對比手法也很巧妙,將正值酷暑的時節與凜生秋意相對照,使人感受到時間的流轉和氣候的變化。
最后兩句倚杖者誰子?則引發了讀者的思考。倚杖者是誰?他是詩人自己還是一個虛構的人物?這個問題激發了對生命和存在的思考,詩人試圖通過這個問題來探索人的歸屬感和意義。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生命的思考,營造出一種超越個體的哲思氛圍,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陸游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的詩作以寫景抒懷、寄托哲思為主,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風格著稱,這首《題柴言山水》正是他作品中的代表之一。
《題柴言山水》陸游 拼音讀音參考
tí chái yán shān shuǐ
題柴言山水
xuán shuǐ sān shí rèn, jí léi wén shù lǐ.
懸水三十仞,疾雷聞數里。
zhèng shǔ lǐn shēng qiū, yǐ zhàng zhě shuí zi?
正暑凜生秋,倚杖者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