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庠闍黎二畫》 陸游
如何草亭上,卻欠倚闌人。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題庠闍黎二畫》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庠闍黎二畫》是宋代文學家陸游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山瘦嶙峋,
秋水渺無津。
如何草亭上,
卻欠倚闌人。
詩意:
詩人描繪了秋天的山水景色,表現了秋天的寂寥和凄涼之感。秋山瘦削而嶙峋,秋水則看不見岸邊。詩人在草亭上,卻感到缺少一個倚在欄桿上的伴侶。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山水景色,通過對山和水的描述,展示了秋天的特點和氛圍。"秋山瘦嶙峋"形象地描繪了秋天山脈的景象,山峰蒼瘦而陡峭,給人以凄涼、寂寥之感。"秋水渺無津"則表達了秋天水域的廣闊和遼遠,水面上沒有明顯的岸邊或陸地,使人感受到無邊無際的寧靜與深遠。這樣的描寫營造了一種孤寂、荒涼的意境。
接著,詩人將視線轉向草亭,表現了自己的情感。"如何草亭上",詩人置身于草亭之中,暗示了他對這秋山秋水之景的獨自欣賞。然而,最后兩句"卻欠倚闌人"則表達了他內心的孤獨和渴望,他感嘆自己缺少一個伴侶與他一同欣賞這美景。"倚闌"意味著倚在欄桿上,與伴侶一同觀賞風景,分享情感。這種孤獨的感受給詩人的心境增添了一絲憂傷和寂寥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通過山水景象和孤獨的自我映襯,表達了詩人對伴侶的思念和渴望。這首詩詞以其精煉的表達和感人的情感描繪,將讀者帶入了一個秋天的世界,引發共鳴并引起人們對孤獨、渴望與思念的思考。
《題庠闍黎二畫》陸游 拼音讀音參考
tí xiáng dū lí èr huà
題庠闍黎二畫
qiū shān shòu lín xún, qiū shuǐ miǎo wú jīn.
秋山瘦嶙峋,秋水渺無津。
rú hé cǎo tíng shàng, què qiàn yǐ lán rén.
如何草亭上,卻欠倚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