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八夜枕上作》 陸游
亂云俄卷盡,孤月卻徐行。
露草蛩相語,風枝鵲自驚。
一涼吾事足,美睡到窗明。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七月十八夜枕上作》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七月十八夜枕上作》是宋代文人陸游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電光如同白晝閃耀,雷聲回蕩意境未平。烏云忽然飄散消散,孤月卻悠然行動。露水滴落草地,蛩蟲彼此相語,風吹樹枝,鵲鳥自驚。一絲涼意使我心滿足,美夢一直持續至天明。
詩意:
《七月十八夜枕上作》以描寫夏夜的景象為主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感受。在電閃雷鳴的夜晚,烏云散去,孤月緩緩升起。詩人觀察到露水滴落在草地上,蛩蟲彼此交談,風吹動樹枝,鵲鳥因此而驚飛。這些細微的變化和感知,給詩人帶來了一絲涼意和滿足,使他能夠安然入睡,一直到天亮。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夏夜的景象,通過對自然界細微變化的觀察,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滿足。首句以電閃雷鳴的景象作為引子,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沖擊,展現了夏夜的獨特氛圍。接著,詩人以孤月的行動和烏云的消散,表現了自然界的變幻和轉換,與首句形成鮮明的對比。
隨后的描寫更加注重細節,露水滴落在草地上,蛩蟲彼此相語,風吹動樹枝,鵲鳥受到驚擾。這些畫面細膩而生動,給人以清涼和安詳的感覺。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這樣的夏夜中感到心滿意足,可以美夢一直持續到天明。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夏夜的景象和詩人的內心感受,展示了陸游細膩的觀察力和感悟力。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反映了詩人對夏夜的細膩感受和情感體驗。給人以寧靜、安詳的感覺,同時也展現了陸游的獨特的藝術才華和情感表達能力。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感受到夏夜的靜謐和美好。
《七月十八夜枕上作》陸游 拼音讀音參考
qī yuè shí bā yè zhěn shàng zuò
七月十八夜枕上作
diàn chè guāng rú zhòu, léi hōng yì wèi píng.
電掣光如晝,雷轟意未平。
luàn yún é juǎn jǐn, gū yuè què xú xíng.
亂云俄卷盡,孤月卻徐行。
lù cǎo qióng xiāng yǔ, fēng zhī què zì jīng.
露草蛩相語,風枝鵲自驚。
yī liáng wú shì zú, měi shuì dào chuāng míng.
一涼吾事足,美睡到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