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第二十》 文天祥
北城悲笳發,失涕萬人揮。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京城第二十》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京城第二十》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當寧陷玉座,兩宮棄紫微。
北城悲笳發,失涕萬人揮。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當時南宋京城(即汴京,今河南開封)被金國侵略時的景象。寧宗被俘,玉座失守,兩宮(指皇宮和宰相府)放棄了紫微殿(皇帝居住的地方)。北城的悲哀之音傳出,萬人揮淚告別。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南宋京城淪陷的悲痛之情。寧宗被俘,玉座失守,象征著南宋政權的覆滅。兩宮棄紫微,意味著皇宮和宰相府都被迫離開紫微殿,失去了權力和地位。北城悲笳發,描述了北城傳來的悲傷的笳聲,象征著京城的哀愁和人們的離別之情。失涕萬人揮,表達了無數人的眼淚和離別的場景。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描繪了南宋京城淪陷時的凄涼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淪陷的痛心。它展現了作者對國家的忠誠和對民眾的關懷,同時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動蕩和悲壯。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意境和情感,成為了文天祥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代文學的珍貴遺產之一。
《京城第二十》文天祥 拼音讀音參考
jīng chéng dì èr shí
京城第二十
dāng níng xiàn yù zuò, liǎng gōng qì zǐ wēi.
當寧陷玉座,兩宮棄紫微。
běi chéng bēi jiā fā, shī tì wàn rén huī.
北城悲笳發,失涕萬人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