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曾蘭谷相士》 文天祥
巧言甘,莠言丑。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贈曾蘭谷相士》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曾蘭谷相士》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贈送給曾蘭谷的相士,
許負眼,禰衡口。
巧言甘,莠言丑。
這首詩詞通過對相士曾蘭谷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言辭之重要性的思考。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意:
這首詩詞以對相士的描述為主題,通過對許負眼和禰衡口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言辭的重視。作者認為,言辭的巧妙和甜美可以給人帶來愉悅和好感,而言辭的粗俗和丑陋則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許負眼和禰衡口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對言辭的審美觀點。許負眼和禰衡口分別代表了巧言和莠言,巧言甘指的是巧妙而甜美的言辭,莠言丑則指的是粗俗而丑陋的言辭。
作者通過對這兩種言辭的對比,表達了自己對言辭的態度。他認為,巧言甘可以給人帶來愉悅和好感,而莠言丑則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這種對言辭的審美觀點,反映了作者對真誠和美好言辭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言辭的重視和對真誠美好言辭的追求。它提醒人們在交流中要注意言辭的選擇,用巧妙而甜美的言辭傳遞真誠和美好。
《贈曾蘭谷相士》文天祥 拼音讀音參考
zèng céng lán gǔ xiàng shì
贈曾蘭谷相士
xǔ fù yǎn, mí héng kǒu.
許負眼,禰衡口。
qiǎo yán gān, yǒu yán chǒu.
巧言甘,莠言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