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嘆三首》 文天祥
鶴發俄然在,鸞飛久已殂。
二兒化成土,六女掠為奴。
只有南冠在,何妨是丈夫。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自嘆三首》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嘆三首》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猛思身世事,四十七年無。
鶴發俄然在,鸞飛久已殂。
二兒化成土,六女掠為奴。
只有南冠在,何妨是丈夫。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文天祥對自己身世的思考和感慨。他回顧了自己四十七年來的經歷,感嘆時光的飛逝。他的頭發已經變成了白發,象征著歲月的流逝,而他所珍愛的伴侶早已去世。他的兩個兒子已經化為塵土,六個女兒被擄為奴隸。然而,他唯一的兒子仍然健在,他并不介意自己的遭遇,因為他仍然是一個有擔當的丈夫。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命運的接受。作者通過描述自己的遭遇,展現了堅韌不拔的品質和對家庭的責任感。盡管他經歷了許多不幸,但他仍然保持著樂觀和堅強的態度。他的南冠(指自己)象征著他作為一個丈夫的角色,他并不因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羞愧或自卑。這首詩詞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鼓勵人們在逆境中堅持,并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責任感。
《自嘆三首》文天祥 拼音讀音參考
zì tàn sān shǒu
自嘆三首
měng sī shēn shì shì, sì shí qī nián wú.
猛思身世事,四十七年無。
hè fà é rán zài, luán fēi jiǔ yǐ cú.
鶴發俄然在,鸞飛久已殂。
èr ér huà chéng tǔ, liù nǚ lüè wèi nú.
二兒化成土,六女掠為奴。
zhǐ yǒu nán guān zài, hé fáng shì zhàng fū.
只有南冠在,何妨是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