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 宋祁
相對中園兩無用,菰蘆何處有奇才。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蘆》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蘆》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慚愧地散養在山中,
而你卻孤獨地生長在江邊。
我們相對于中園,都無所用處,
菰蘆卻在何處展現了奇才。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界中的蘆葦,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對菰蘆的贊美。作者自謙自己像散養在山中的蘆葦,而將讀者比作孤獨地生長在江邊的蘆葦。作者認為自己和讀者都在中園中相對無用,而菰蘆卻在某個地方展現了獨特的才華。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蘆葦為象征,通過對比自然界中的蘆葦與人的境遇,表達了作者對自身處境的思考和對菰蘆的贊美。作者以自謙的態度將自己比作散養在山中的蘆葦,暗示自己的無用和平凡。而將讀者比作孤獨地生長在江邊的蘆葦,強調了人們在社會中的孤獨和無奈。然而,作者又通過贊美菰蘆的奇才,暗示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才華,只是需要找到展現的機會和場所。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同時也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鼓勵人們發現自己的才華并展現出來。
《蘆》宋祁 拼音讀音參考
lú
蘆
wǒ cán sàn zhì shān zhōng yǎng, jūn jié gū gēn jiāng shàng lái.
我慚散質山中養,君結孤根江上來。
xiāng duì zhōng yuán liǎng wú yòng, gū lú hé chǔ yǒu qí cái.
相對中園兩無用,菰蘆何處有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