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益傷秋》 盧綸
搔頭向黃葉,與爾共悲傷。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同李益傷秋》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李益傷秋》是唐代詩人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歲去人頭白,秋來樹葉黃。
搔頭向黃葉,與爾共悲傷。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詩中的主人公在秋天看到白發的歲月已經逝去,樹葉也變黃了。他傷感地抓住自己的頭發,與黃葉一同悲傷。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感慨。首句"歲去人頭白,秋來樹葉黃"通過歲月的變遷和自然界的變化,將人的衰老與自然的衰敗相對應,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短暫。第二句"搔頭向黃葉"通過動作描寫,詩人用搔頭的動作表達內心的傷感和憂愁,同時與黃葉形成了對比,凸顯了詩人與自然的共鳴。最后一句"與爾共悲傷"表達了詩人的情感,他不僅對自己的衰老感到悲傷,也與自然界的變化共同感受到了生命的無常和離別之苦。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構建了一幅秋天的畫面,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和感慨。詩人通過與自然界的對比和共鳴,將個人的情感與普遍的人生哲理相結合,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時間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引發對生命的思考和珍惜。
《同李益傷秋》盧綸 拼音讀音參考
tóng lǐ yì shāng qiū
同李益傷秋
suì qù rén tóu bái, qiū lái shù yè huáng.
歲去人頭白,秋來樹葉黃。
sāo tóu xiàng huáng yè, yǔ ěr gòng bēi shāng.
搔頭向黃葉,與爾共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