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臺寺三首》 張耒
何用忘機來問話,不如松下謁癡龍。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厄臺寺三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厄臺寺三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峨嵋前約已成空,
風雨蕭蕭送暮鐘。
何用忘機來問話,
不如松下謁癡龍。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厄臺寺的景象。峨嵋山前的約定已經化為虛無,風雨蕭蕭中送來黃昏的鐘聲。詩人在這個時刻思考著人生的意義,他認為與其追求名利和功成名就,不如在松樹下虔誠地向內心的智慧尋求答案。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厄臺寺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峨嵋山是佛教圣地,而厄臺寺是峨嵋山上的一座古剎,因此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詩中的風雨和黃昏鐘聲,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暗示著人生的無常和短暫。詩人通過反問的方式,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懷疑和對內心智慧的追求。他認為,與其追逐外在的成就和名利,不如在寧靜的松樹下,虔誠地向內心的智慧尋求真正的答案。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意義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追求。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禪意思維和對內心世界的關注,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審美價值。
《厄臺寺三首》張耒 拼音讀音參考
è tái sì sān shǒu
厄臺寺三首
é méi qián yuē yǐ chéng kōng, fēng yǔ xiāo xiāo sòng mù zhōng.
峨嵋前約已成空,風雨蕭蕭送暮鐘。
hé yòng wàng jī lái wèn huà, bù rú sōng xià yè chī lóng.
何用忘機來問話,不如松下謁癡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