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首》 黃庭堅
蕩精神,浸牙齒。
亂云根,眾峰里。
掬與斟,隨器爾。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三言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言二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作品。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八德水,清且美。
蕩精神,浸牙齒。
亂云根,眾峰里。
掬與斟,隨器爾。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八德水的景色和飲水時的愉悅感受。八德水清澈美麗,喝下去使人感到精神振奮,仿佛浸泡在飲水的快樂中。亂云漂浮在群山之間,如同水的泉源,泉水般清澈。詩人將水掬起來,倒入杯中,跟隨器皿的動作,體驗著飲水的愉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八德水的美景和飲水的樂趣,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界的細膩感受和對生活的愉悅之情。
首句“八德水,清且美。”直接點明了詩人所描繪的主題:八德水的清澈美麗。這里的“八德水”是指八德泉,位于現在的江蘇省蘇州市,以清澈甘美而著名。詩人通過簡潔的文字,直擊主題,使讀者一下子進入到清澈美麗的水景中。
接下來的兩句“蕩精神,浸牙齒。”描繪了飲水帶來的快樂感受。喝下八德水使人感到精神振奮,仿佛整個人都被水所包圍,沉浸在喝水的愉悅中。通過對感官的描寫,詩人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這種愉悅的心境。
接下來的兩句“亂云根,眾峰里。”通過描繪亂云飄浮在眾多山峰之間的景象,將水與天空、山峰聯系在一起。亂云根指的是亂狀的云朵,這里用來形容云朵在群山之間漂浮的景象。這樣的描寫增加了詩詞的空靈感,使整首詩詞更具意境。
最后兩句“掬與斟,隨器爾。”則描述了詩人掬水、斟水的動作。掬水是指用雙手舀取水,斟水是指將水倒入杯中。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將讀者引入了詩人的視角,使讀者能夠與詩人一同體驗飲水的樂趣。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八德水的美景和飲水的愉悅,通過對自然景色和感官體驗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敏感和對生活的熱愛之情。讀者在閱讀這首詩詞時,不僅可以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麗,還能體味到詩人對生活中微小樂趣的贊美和享受。
《三言二首》黃庭堅 拼音讀音參考
sān yán èr shǒu
三言二首
bā dé shuǐ, qīng qiě měi.
八德水,清且美。
dàng jīng shén, jìn yá chǐ.
蕩精神,浸牙齒。
luàn yún gēn, zhòng fēng lǐ.
亂云根,眾峰里。
jū yǔ zhēn, suí qì ěr.
掬與斟,隨器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