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日憶菊》 司馬光
黃花不足念,當奈酒杯何。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重九日憶菊》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九日憶菊》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重陽節時,懷念菊花,朝代:宋代,作者:司馬光
節物都何晚,佳辰容易過。
黃花不足念,當奈酒杯何。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重陽節時懷念菊花的情感。詩中提到,重陽節的時光過得很快,節物都已經晚了,而美好的時光也很容易流逝。作者感嘆黃花已經凋謝,無法再欣賞,只能借酒消愁。
賞析:
《重九日憶菊》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菊花的懷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對重陽節時光的描繪,突出了菊花的凋謝和時光的流逝。詩人以黃花為象征,表達了人生短暫的哀嘆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最后一句“當奈酒杯何”,表明作者只能借酒來消愁,抒發了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對生命短暫的感慨。
整首詩詞簡潔明快,意境清新,通過對菊花和時光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和對生命短暫的思考。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景物的獨特感悟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重九日憶菊》司馬光 拼音讀音參考
chóng jiǔ rì yì jú
重九日憶菊
jié wù dōu hé wǎn, jiā chén róng yì guò.
節物都何晚,佳辰容易過。
huáng huā bù zú niàn, dāng nài jiǔ bēi hé.
黃花不足念,當奈酒杯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