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晏幾道
銀燈一曲太妖嬈
歌中醉倒誰能恨
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
碧云天共楚宮遙
夢魂慣得無拘檢
又踏楊花過謝橋
作者簡介(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鷓鴣天》晏幾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是宋代晏幾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令尊前見玉簫,
銀燈一曲太妖嬈。
歌中醉倒誰能恨,
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
碧云天共楚宮遙。
夢魂慣得無拘檢,
又踏楊花過謝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情景,詩人在某個夜晚,面對著玉簫的演奏,被她妖嬈的歌聲所迷倒。在歌聲結束后,詩人依然陶醉其中,心中充滿了對美好的向往和留戀。春天悄悄來臨,夜晚漫長而迢迢,藍天上的云彩與楚宮相映成趣,仿佛置身于夢境之中。詩人的夢魂習慣了無拘無束的自由,又踏著飄落的楊花穿過謝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浪漫的夜晚場景,通過音樂和春天的元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自由的追求。詩中的玉簫和銀燈象征著藝術和美好的靈感,使整個場景更加唯美。詩人對春天的描繪增添了一絲神秘感和悄然而至的喜悅。最后,詩人的夢魂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穿越楊花,表達了對自由和無拘無束生活的向往。
晏幾道以其細膩的描寫和對情感的抒發而聞名,這首詩詞也展現了他的才華。通過音樂、春天和自由的意象,他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浪漫和夢幻的世界,讓人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鷓鴣天》晏幾道 拼音讀音參考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xiǎo lìng zūn qián jiàn yù xiāo
小令尊前見玉簫
yín dēng yī qǔ tài yāo ráo
銀燈一曲太妖嬈
gē zhōng zuì dào shuí néng hèn
歌中醉倒誰能恨
chàng bà guī lái jiǔ wèi xiāo
唱罷歸來酒未消
chūn qiāo qiāo, yè tiáo tiáo
春悄悄,夜迢迢
bì yún tiān gòng chǔ gōng yáo
碧云天共楚宮遙
mèng hún guàn dé wú jū jiǎn
夢魂慣得無拘檢
yòu tà yáng huā guò xiè qiáo
又踏楊花過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