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聞義闍梨》 林逋
平昔常聞溪口路,重山複水去無窮。
禪余試問舟人看,幾宿還能到剡中。
禪余試問舟人看,幾宿還能到剡中。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寄聞義闍梨》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聞義闍梨》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常聽說溪口的路,重山和復水延綿無窮。閑暇時,我問舟人,幾天才能到達剡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旅途的思考和探索。他聽說溪口的路很長,山和水連綿不絕。在閑暇之余,他向舟人詢問,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到達剡中。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旅途的好奇和探索的精神。通過描述溪口的路、重山和復水,作者展現了自然景觀的壯麗和無窮。他的好奇心促使他向舟人詢問,希望了解到達目的地所需的時間。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旅途中的自然景觀和人與自然的互動,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探索的渴望。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旅途和自然的獨特感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寄聞義闍梨》林逋 拼音讀音參考
jì wén yì dū lí
寄聞義闍梨
píng xī cháng wén xī kǒu lù, chóng shān fù shuǐ qù wú qióng.
平昔常聞溪口路,重山複水去無窮。
chán yú shì wèn zhōu rén kàn, jǐ sù hái néng dào shàn zhōng.
禪余試問舟人看,幾宿還能到剡中。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寄聞義闍梨》專題為您介紹寄聞義闍梨古詩,寄聞義闍梨林逋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