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靜遺枇杷》 梅堯臣
獼猴定撩亂,欲待熱應難。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隱靜遺枇杷》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隱靜遺枇杷》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五月時節枇杷樹上結滿了青青的果實,盡管果實尚未成熟,但味道已經有些酸澀。詩中還描寫了一只調皮的獼猴,它在樹上調皮搗亂,但卻難以捉摸。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枇杷果實的期待,但也意味著等待果實成熟的過程并不容易。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五月枇杷實,
青青味尚酸。
獼猴定撩亂,
欲待熱應難。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枇杷果實的狀態和獼猴的行為,表達了作者對于等待和期待的感受。五月的枇杷果實雖然已經結滿了樹上,但它們仍然青澀,味道尚未成熟。這種狀態象征著等待的過程,暗示了人生中等待成熟和收獲的艱辛。而獼猴的行為則象征了外界的干擾和變數,它的調皮搗亂使得果實的成熟變得更加困難。整首詩詞通過對于自然景物和動物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于等待和努力的思考和感悟。
這首詩詞的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 自然意象:詩中通過描繪五月的枇杷果實和獼猴的形象,展現了自然界的生機和變化。這些自然意象使得詩詞更加生動有趣,同時也為后面的意境和情感表達提供了基礎。
2. 等待與努力:詩人通過描寫果實的青澀和獼猴的調皮,表達了等待和努力的主題。果實的成熟需要時間和耐心,而外界的干擾和變數也會增加這個過程的困難。這種表達使得詩詞具有了一種深刻的人生哲理,啟示人們在追求目標時需要堅持和努力。
3. 情感表達:詩詞中透露出作者對于等待和期待的情感。作者對于枇杷果實的期待和對于成熟的渴望,以及對于外界干擾的無奈和困惑,都通過詩詞的描寫得以表達出來。這種情感的抒發使得詩詞更加具有共鳴力,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的內心體驗。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于自然景物和動物的描繪,以及對于等待和努力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等待和努力的感悟和思考。同時,詩詞中蘊含著對于成熟和收獲的渴望,以及對于外界干擾和困難的無奈。這種表達使得詩詞具有了一種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時也給讀者帶來了共鳴和思考的空間。
《隱靜遺枇杷》梅堯臣 拼音讀音參考
yǐn jìng yí pí pá
隱靜遺枇杷
wǔ yuè pí pá shí, qīng qīng wèi shàng suān.
五月枇杷實,青青味尚酸。
mí hóu dìng liáo luàn, yù dài rè yīng nán.
獼猴定撩亂,欲待熱應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