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題三首》 王禹偁
賈誼因才逐,桓譚以讖疏。
古今常似此,吾道竟何如。
古今常似此,吾道竟何如。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偶題三首》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題三首》是宋代詩人王禹偁的作品。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賈誼因才逐,桓譚以讖疏。
古今常似此,吾道竟何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賈誼和桓譚的故事為引子,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疑問和思考。賈誼是漢代的名臣,因為才華出眾而被追逐,而桓譚則因為預言的能力而受到重視。作者通過這兩個人物的例子,暗示了古往今來,人們常常因為某種特質或才能而受到追捧和重視。
然而,作者在最后一句表達了自己的困惑和疑問:“吾道竟何如”。這句話意味著作者對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追求的方向感到迷茫和困惑。作者在思考自己的才華和命運是否能夠帶來真正的意義和滿足感。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對人生的深思,表達了作者對命運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它引發了讀者對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價值觀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人生的追問和思索。
《偶題三首》王禹偁 拼音讀音參考
ǒu tí sān shǒu
偶題三首
jiǎ yì yīn cái zhú, huán tán yǐ chèn shū.
賈誼因才逐,桓譚以讖疏。
gǔ jīn cháng shì cǐ, wú dào jìng hé rú.
古今常似此,吾道竟何如。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偶題三首》專題為您介紹偶題三首古詩,偶題三首王禹偁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