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詠一百首》 劉克莊
長纓自擊耳,莫擊越王頭。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雜詠一百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詠一百首·終童》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武帝有荒志,
終童無遠謀。
長纓自擊耳,
莫擊越王頭。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武帝和終童的對比,表達了不同人生境遇和命運的主題。武帝代表著權勢和野心,他有著壯志豪情,夢想征服天下。而終童則代表著普通人,他沒有遠大的抱負和計劃。在這首詩中,作者通過對長纓自擊耳以及莫擊越王頭的描述,表現了終童的平凡和無為,暗示了他沒有追求權力和地位的意愿。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以對比的手法描繪了武帝和終童兩個截然不同的形象。武帝有著雄心壯志,追求權勢和榮耀,而終童則過著平凡的生活,沒有遠大的理想。長纓自擊耳和莫擊越王頭這兩句,通過形象的比喻,表達了終童的無為和不追求名利的態度。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點出了不同人生態度和境遇的對比,呈現出一種深沉的思考和哲理。
此外,這首詩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理解。武帝有荒志,意味著他有著雄心壯志,但這種荒志往往會導致戰亂和苦難。終童沒有遠謀,代表著他沒有追求權勢和權力,更注重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平凡的生活。長纓自擊耳,莫擊越王頭則表達了一個警示,即不要因為追求權勢而傷害他人,不要為了個人利益而破壞他人的尊嚴和幸福。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簡短而有力的語言,以對比的手法描繪了武帝和終童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和境遇,表達了對權力欲望的思考和對平凡生活的贊美,同時提醒人們不要為了權勢而傷害他人。
《雜詠一百首》劉克莊 拼音讀音參考
zá yǒng yī bǎi shǒu
雜詠一百首
wǔ dì yǒu huāng zhì, zhōng tóng wú yuǎn móu.
武帝有荒志,終童無遠謀。
cháng yīng zì jī ěr, mò jī yuè wáng tóu.
長纓自擊耳,莫擊越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