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 曾幾
醉死糟丘終不悔,看來端的是無腸。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蟹》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蟹》是宋代作家曾幾所作。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蟹》
舊交髯簿久相忘,
公子相從獨味長。
醉死糟丘終不悔,
看來端的是無腸。
譯文:
多年來,與老友的往事已漸漸模糊,
公子和我相伴而行,只有寂寞作伴。
就算醉死在荒丘之上,也不會后悔,
看來他果真沒有一絲絲的心腸。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舊友之間的變故,表達了作者對舊友的失望和對友情的思考。詩中的“舊交髯簿久相忘”意味著與久遠的老友漸行漸遠,往事已經模糊不清。而“公子相從獨味長”則表達了作者在這段關系中的孤獨和苦悶。然而,即便在孤寂中,作者仍堅持自己的選擇,表示即使“醉死糟丘”,也不會對自己的選擇感到后悔。最后一句“看來端的是無腸”,則暗指了這位“公子”沒有真心真意,沒有任何情感。
賞析:
這首詩寫出了友情的變幻和作者對友情的痛苦體驗。通過描繪舊友的相遇與分離,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無奈與失望。詩中運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將蟹作為形象的象征,突出了詩中“無腸”的主題。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通過對敘事細節的刻畫和情感的渲染,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友情的深思和矛盾情感的交織。這首詩以其深入人心的主題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現了宋代詩人的獨特魅力。
《蟹》曾幾 拼音讀音參考
xiè
蟹
jiù jiāo rán bù jiǔ xiāng wàng, gōng zǐ xiāng cóng dú wèi zhǎng.
舊交髯簿久相忘,公子相從獨味長。
zuì sǐ zāo qiū zhōng bù huǐ, kàn lái duān dì shì wú cháng.
醉死糟丘終不悔,看來端的是無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