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洪咨夔
有眼盡迷空裹色,無心方識定中香。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梅》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梅》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繁芳的梅花猶如玉立在夾胡床旁,引誘著春天的美景和午后的夢長。有眼的人盡情沉醉于花的美色中,無心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到其中的清香。
詩意:
這首詩以梅花為主題,通過描繪梅花的美麗和芬芳,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向往和對自然的贊美。詩中通過對梅花的描述,表達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賞的態度。同時,詩中還暗含了一種哲理,即只有心無旁騖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到美的本質。
賞析:
1. 對景描寫:詩中以繁芳的梅花為景,通過描繪梅花的玉立和芬芳,展現了梅花的美麗和高雅之處。
2. 對情感的表達:詩中提到勾引春韶午夢長,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對時光的期許。
3. 對人生的思考:詩中提到有眼盡迷空裹色,無心方識定中香,表達了作者對于真正領悟美的人必須擁有專注和內心的寧靜的思考。只有內心無雜念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到美的本質,而不被表面的虛飾所迷惑。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梅花為主題,通過對梅花的描繪,表達了對春天的向往和對美的追求。同時,詩中還蘊含了對于領悟美的思考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入的思考,使得這首詩充滿了詩意和哲理。
《梅》洪咨夔 拼音讀音參考
méi
梅
fán fāng yù lì jiā hú chuáng, gōu yǐn chūn sháo wǔ mèng zhǎng.
繁芳玉立夾胡床,勾引春韶午夢長。
yǒu yǎn jǐn mí kōng guǒ sè, wú xīn fāng shí dìng zhōng xiāng.
有眼盡迷空裹色,無心方識定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