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古意謝崔楊州辟七首》 洪咨夔

    汾陰有古鼎,金景歊浮云。
    斡棄不知愛,瓦豆薦苾芬。
    提攜向中庭,拂拭蒼蘚紋。
    雖非大籀篆,仿佛猶八分。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頭像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古意謝崔楊州辟七首》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謝崔楊州辟七首》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汾陰有古鼎,
    In Fenying, there is an ancient tripod,
    金景歊浮云。
    Its golden brilliance shines through the drifting clouds.
    斡棄不知愛,
    Neglected and abandoned, it is unaware of love,
    瓦豆薦苾芬。
    Yet, even in its humble state, it offers fragrant incense.

    提攜向中庭,
    Lifted and carried into the courtyard,
    拂拭蒼蘚紋。
    Its moss-covered surface is gently cleaned.
    雖非大籀篆,
    Though not monumental or grand,
    仿佛猶八分。
    It still possesses an aura of beauty.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一個古老的鼎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古物的贊美和思考。鼎是中國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代表著尊貴和歷史的傳承。作者通過描繪鼎的形象,展示了它的獨特美感和價值。

    首先,作者提到汾陰,這是一個地名,也是鼎的所在地。鼎被描述為金色的景象,它的光芒穿透浮云,呈現出一種耀眼的光輝。這種描繪使人感受到鼎的壯麗和莊嚴。

    然而,鼎卻被斡棄,被遺忘在一旁,不為人所愛。盡管如此,它仍然自愿獻上苾芬(一種香草或香料),以表達自己的虔誠和美麗。

    接下來,鼎被提攜到中庭,被人們重新重視和呵護。人們輕輕地拂拭它表面上的蒼蘚紋路,使它煥發出新的光彩。盡管這個鼎并非特別雄偉壯觀,但它仍然具有一種特別的美感,仿佛仍然擁有八分之七的完美。

    整首詩以鼎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思考。它強調了即使被遺忘或忽視的事物,仍然可以展現出獨特的美感和價值。通過對鼎的描繪,詩中蘊含了對美的追求、對傳統的珍視以及對生命的反思。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古意謝崔楊州辟七首》洪咨夔 拼音讀音參考

    gǔ yì xiè cuī yáng zhōu pì qī shǒu
    古意謝崔楊州辟七首

    fén yīn yǒu gǔ dǐng, jīn jǐng xiāo fú yún.
    汾陰有古鼎,金景歊浮云。
    wò qì bù zhī ài, wǎ dòu jiàn bì fēn.
    斡棄不知愛,瓦豆薦苾芬。
    tí xié xiàng zhōng tíng, fú shì cāng xiǎn wén.
    提攜向中庭,拂拭蒼蘚紋。
    suī fēi dà zhòu zhuàn, fǎng fú yóu bā fēn.
    雖非大籀篆,仿佛猶八分。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古意謝崔楊州辟七首》專題為您介紹古意謝崔楊州辟七首古詩,古意謝崔楊州辟七首洪咨夔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