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媼行》 洪咨夔
門前人送撰碑錢,半贖冬衣半糴米。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翁媼行》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翁媼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洪咨夔。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瀰,翁媼相看顏色啟。
門前人送撰碑錢,半贖冬衣半糴米。
中文譯文:
默默地,老翁和老媼相互注視,臉上露出喜悅之色。
門前的人們送來撰寫碑文的費用,用一半來贖回冬衣,一半用來買米。
詩意:
《翁媼行》描繪了一對老年夫婦的生活情景。他們年邁而貧困,但互相關愛和照顧。詩中的翁媼相互注視著彼此,表達了他們之間深厚的情感。門前的人們送來撰寫碑文的費用,這是他們受到了他人的尊重和贊揚。老翁和老媼將這筆錢用來贖回冬衣和購買米糧,體現了他們樸實的生活態度和節儉的生活習慣。
賞析:
《翁媼行》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一對老年夫妻的生活場景,通過簡潔而含蓄的文字,展現了他們之間深情厚意的情感。詩中的“瀰”一詞,形容他們的生活安詳而平淡,也暗示著他們的默默付出和奉獻。詩人通過描寫門前人送來的撰碑費用,表達了社會對他們的尊重和贊揚,體現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而老翁和老媼用這筆錢來贖回冬衣和購買米糧,展示了他們樸素、節儉的生活態度,以及對基本生活需求的滿足。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傳遞出對老年夫妻深情的贊美和對他們堅韌生活態度的欽佩。
這首詩詞通過樸實的描寫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現了老翁和老媼的深情厚意以及他們堅韌不拔的生活態度,具有一定的人文關懷和社會意義。
《翁媼行》洪咨夔 拼音讀音參考
wēng ǎo xíng
翁媼行
mí, wēng ǎo xiāng kàn yán sè qǐ.
瀰,翁媼相看顏色啟。
mén qián rén sòng zhuàn bēi qián, bàn shú dōng yī bàn dí mǐ.
門前人送撰碑錢,半贖冬衣半糴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