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雅樂歌 皇雅 三》 沈約
端冕臨正陽。
青絇黃金繶。
兗衣文繡裳。
既散華蟲采。
復流日月光。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梁雅樂歌 皇雅 三》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梁雅樂歌 皇雅 三》是南北朝時期詩人沈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蹕朝萬{宀/禹}。
端冕臨正陽。
青絇黃金繶。
兗衣文繡裳。
既散華蟲采。
復流日月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宴會的場景,以及皇帝的華麗儀態和盛況。詩中用到了許多華麗的裝飾和服飾,展示了朝廷的富麗堂皇和君主的威嚴。
賞析:
這首詩以華麗的辭藻和絢麗的描寫,將皇帝朝會的盛況展現得栩栩如生。第一句“清蹕朝萬{宀/禹}”表明皇帝駕臨,車隊的聲勢浩大,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接著描繪了皇帝穿著端冕(皇冠)站在正陽之地,彰顯了皇帝的威嚴和尊貴。緊接著的兩句“青絇黃金繶,兗衣文繡裳”描繪了皇帝華麗的服飾,青織錦緞,黃金絲線,以及衣袍上的文繡,使整個畫面更加絢麗多彩。接下來的兩句“既散華蟲采,復流日月光”將注意力轉移到天空,描繪了太陽和月亮的光芒,以及宴會上華麗的燈光。這兩句詩意深遠,既表現了皇帝主宰天地的威儀,也暗示了皇帝的統治權威不可動搖。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華麗的描寫和細膩的意象,展示了南北朝時期皇帝朝廷的富麗堂皇,以及皇帝的威嚴和統治力。它既是一幅宴會場景的描繪,又是對帝王權威的頌揚,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和審美價值。
《梁雅樂歌 皇雅 三》沈約 拼音讀音參考
liáng yǎ yuè gē huáng yǎ sān
梁雅樂歌 皇雅 三
qīng bì cháo wàn mián yǔ.
清蹕朝萬{宀/禹}。
duān miǎn lín zhèng yáng.
端冕臨正陽。
qīng qú huáng jīn yì.
青絇黃金繶。
yǎn yī wén xiù shang.
兗衣文繡裳。
jì sàn huá chóng cǎi.
既散華蟲采。
fù liú rì yuè guāng.
復流日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