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曲》 沈約
夜夜心獨傷。
月輝橫射枕。
燈光半隱床。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夜夜曲》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夜曲》是南北朝時期沈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北斗遮住了窗子。
夜夜心靈獨自受傷。
月光橫射在枕頭上。
燈光半隱在床上。
詩意:
《夜夜曲》描繪了一個孤獨憂傷的夜晚場景。北斗是指北斗星座,這里象征著黑夜的降臨,遮住了窗戶,使人感到孤獨和無助。詩人的內心在每個夜晚都受到傷害,孤獨的感覺如影隨形。月光透過窗戶灑在枕頭上,照亮了詩人的痛苦和憂傷。而燈光半隱在床上,映襯出詩人的寂寞與無奈。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夜晚中的孤獨和痛苦。北斗闌干的形象象征著黑暗和孤獨,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寂寞感。夜晚是人們情感最為敏感的時刻,也是思考和反省的時刻。詩人通過描繪月光和燈光的景象,進一步凸顯了他內心的痛苦和無奈。整首詩詞情感飽滿,語言簡練,通過對夜晚景象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孤獨和悲傷的深切感受。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和詩人個人遭遇的影響。
總體而言,《夜夜曲》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夜晚的孤獨和痛苦,展示了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的背景下,詩人內心的困惑和無奈。
《夜夜曲》沈約 拼音讀音參考
yè yè qǔ
夜夜曲
běi dǒu lán gān qù.
北斗闌干去。
yè yè xīn dú shāng.
夜夜心獨傷。
yuè huī héng shè zhěn.
月輝橫射枕。
dēng guāng bàn yǐn chuáng.
燈光半隱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