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鼓吹曲 石首局》 沈約
北墉墐。
新堞嚴。
東壘峻。
共表里。
遙相鎮。
矢未飛。
鼓方振。
競銜璧。
并輿櫬。
酒池擾。
象廊震。
同伐謀。
兼善陳。
辟應和。
掃煨燼。
剪庶惡。
靡余胤。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梁鼓吹曲 石首局》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梁鼓吹曲 石首局》是南北朝時期沈約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石首局。北墉墐。新堞嚴。東壘峻。
共表里。遙相鎮。矢未飛。鼓方振。
競銜璧。并輿櫬。酒池擾。象廊震。
同伐謀。兼善陳。辟應和。掃煨燼。
剪庶惡。靡余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戰場上的景象,表現出一種壯麗的氛圍。詩中沒有明確的故事情節,而是以象征性的意象和描寫性的語言展現了戰爭的景象和氛圍。
詩的開頭,"石首局。北墉墐。新堞嚴。東壘峻。"描繪了戰場上的重要地點,如石首局、北墉、新堞和東壘,這些地方都被嚴密保衛著。
"共表里。遙相鎮。矢未飛。鼓方振。"這幾句詩描繪了軍隊的布陣和準備戰斗的狀態。軍隊整齊地排列著,相互之間保持著緊密的協作和配合。箭矢還沒有離弦,鼓聲已經響起,整個戰場都充滿了緊張的氣氛。
"競銜璧。并輿櫬。酒池擾。象廊震。"這些句子描繪了戰斗的激烈程度。將領們競相佩戴珍貴的玉璧,車輛和棺槨并排運動,酒池中的酒被戰亂所擾,象廊也因為戰斗而震動。
"同伐謀。兼善陳。辟應和。掃煨燼。"這幾句描述了作戰的策略和軍隊的兵法。將領們共同出擊,精心布置陣勢,各自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戰勝敵人后,要及時清理戰場,掃除余燼。
"剪庶惡。靡余胤。"這兩句表達了對戰爭殘酷性質的思考。剪除邪惡,消除不良影響,以保持社會的和諧與安寧。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戰場上的景象,展現了壯麗的戰爭氛圍和英勇的軍隊形象。它以象征性的意象和描寫性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思考和對和平的向往。
《梁鼓吹曲 石首局》沈約 拼音讀音參考
liáng gǔ chuī qū shí shǒu jú
梁鼓吹曲 石首局
shí shǒu jú.
石首局。
běi yōng jìn.
北墉墐。
xīn dié yán.
新堞嚴。
dōng lěi jùn.
東壘峻。
gòng biǎo lǐ.
共表里。
yáo xiāng zhèn.
遙相鎮。
shǐ wèi fēi.
矢未飛。
gǔ fāng zhèn.
鼓方振。
jìng xián bì.
競銜璧。
bìng yú chèn.
并輿櫬。
jiǔ chí rǎo.
酒池擾。
xiàng láng zhèn.
象廊震。
tóng fá móu.
同伐謀。
jiān shàn chén.
兼善陳。
pì yìng hè.
辟應和。
sǎo wēi jìn.
掃煨燼。
jiǎn shù è.
剪庶惡。
mí yú yìn.
靡余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