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詩》 庾信
巖深桂絕香。
住中能不去。
非獨淮南王。
作者簡介(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北周時期人。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山中詩》庾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詩》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澗暗泉偏冷,
巖深桂絕香。
住中能不去,
非獨淮南王。
詩意:
這首詩以山中景色為背景,描繪了一種寧靜、幽深的山水意境。詩人描述了幽谷中蒼翠的樹木和清澈的泉水,表達了山中的寧靜和清涼。詩人以淮南王作為對比,強調了山中的寧靜與淮南王繁忙的政務相對立,同時也暗示了逃離塵囂、追求自然與寧靜的情愿。
賞析:
《山中詩》通過描繪山中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寧靜與清涼的向往。首兩句“澗暗泉偏冷,巖深桂絕香”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描述了山中澗谷的幽暗、泉水的涼冷以及巖石深處桂花的香氣。這些描寫營造出山中寧靜、幽深的氛圍。第三句“住中能不去”表達了詩人對這種山中寧靜的喜愛,暗示他愿意長期居住在這樣的環境中,不愿離開。最后一句“非獨淮南王”則通過對淮南王的對比,進一步突出了山中寧靜與世俗繁忙的對立。淮南王代表了權力與政務,而詩人則選擇了山中的寧靜作為心靈的歸宿。
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山中寧靜的追求,展現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簡單純粹生活的態度。同時,通過對比山中與世俗的對立,詩人呈現了一種追求內心寧靜與自由的心境。整首詩以簡約的詞句勾勒出山中的美景與詩人的情感,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受,使人在喧囂的塵世中得到片刻的安寧和放松。
《山中詩》庾信 拼音讀音參考
shān zhōng shī
山中詩
jiàn àn quán piān lěng.
澗暗泉偏冷。
yán shēn guì jué xiāng.
巖深桂絕香。
zhù zhōng néng bù qù.
住中能不去。
fēi dú huái nán wáng.
非獨淮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