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無夢歸天臺山》 楊億
晨鳧化舄趨軒室,秋鷺翻濤逐楚船。
養鶴七年知善舞,種芝三秀舊成田。
飆輪不駐勞宸眷,犀管裁章與世傳。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送張無夢歸天臺山》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張無夢歸天臺山》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小隱瓊臺布水邊,
獨披金誥味重玄。
晨鳧化舄趨軒室,
秋鷺翻濤逐楚船。
養鶴七年知善舞,
種芝三秀舊成田。
飆輪不駐勞宸眷,
犀管裁章與世傳。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送別張無夢歸天臺山的場景。詩人以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表達了對張無夢的贊美和祝福,同時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喜愛和對修身養性的追求。
賞析:
詩的開頭,詩人描述了一個小巧的隱居之地——瓊臺,它坐落在水邊。瓊臺象征著高潔和純凈,水則代表著寧靜和清澈。接著,詩人用"金誥"和"玄"來形容自己的衣袍,表達了自己秉持的高尚品德和深奧的學識。
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早晨的景色。"晨鳧化舄趨軒室"指的是鳧鳥在舄上游走,來到詩人的屋舍。這里鳧鳥象征著貞潔和純真,它的到來給詩人帶來了吉祥和美好的寓意。"秋鷺翻濤逐楚船"則形容秋天的鷺鳥在波濤中飛翔,追隨著楚地的船只。這里的秋鷺象征著高潔和祥瑞,給人以壯麗和豪放的感覺。
下一聯描述了詩人養鶴的情景。"養鶴七年知善舞"表達了詩人對鶴的培養和教導,鶴的舞蹈技藝已經達到了熟練的程度。這里的養鶴不僅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親近和熱愛,也暗示了詩人對自身修養的追求。
最后兩句,詩人描述了自己種植芝草的經歷。"種芝三秀舊成田"表明詩人種植芝草已經有很長時間,芝草已經長成了美麗的田野。這里的芝草象征著吉祥和福氣,也代表著詩人的努力和成就。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自身修養的追求,表達了詩人對張無夢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展現了詩人自身追求高尚品德和修身養性的理想和追求。詩詞運用意象豐富,修辭優美,給人以高雅、清新的感覺,展示了宋代詩人的文學才華和審美追求。
《送張無夢歸天臺山》楊億 拼音讀音參考
sòng zhāng wú mèng guī tiān tāi shān
送張無夢歸天臺山
xiǎo yǐn qióng tái bù shuǐ biān, dú pī jīn gào wèi zhòng xuán.
小隱瓊臺布水邊,獨披金誥味重玄。
chén fú huà xì qū xuān shì, qiū lù fān tāo zhú chǔ chuán.
晨鳧化舄趨軒室,秋鷺翻濤逐楚船。
yǎng hè qī nián zhī shàn wǔ, zhǒng zhī sān xiù jiù chéng tián.
養鶴七年知善舞,種芝三秀舊成田。
biāo lún bù zhù láo chén juàn, xī guǎn cái zhāng yǔ shì chuán.
飆輪不駐勞宸眷,犀管裁章與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