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秦壽之見贈三首》 王之道
甜均食蜜無中邊。
濁醪粗飯自不惡,那能問命推行年。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酬秦壽之見贈三首》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秦壽之見贈三首》是宋代詩人王之道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靜中真樂全吾天,
勿輕舍已蕓人田。
甜均食蜜無中邊。
濁醪粗飯自不惡,
那能問命推行年。
譯文:
在寧靜中,真正的快樂充滿了我的天地,
不要輕易放棄已經擁有的田園。
飲食中的甜美應當均等,沒有任何偏向。
即使是粗糙的醪酒和簡單的飯食,我也不會嫌棄。
何必去問命運如何推行歲月呢?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寧靜生活和簡樸享受的贊美,以及對命運和時間的淡然態度。詩人認為真正的快樂源自內心平靜,在寧靜中能夠享受人生的美好。他告誡人們不要貪婪,應當珍惜已經擁有的,無論是物質財富還是精神滿足。詩中的濁醪粗飯象征著樸素的生活,詩人表示自己并不嫌棄這樣的生活,因為他明白物質的豐富并非人生的全部。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命運和歲月的豁達態度,他認為人生的走向并不完全由個人能力所決定,因此無需過多追問命運和時間如何推行。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王之道對寧靜和簡樸生活的向往和崇尚。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甜食的描述,表達了均等和平衡的理念。詩人以自己的生活態度告誡人們要珍惜當下,不要過于追求物質,而是應該在內心中尋找真正的快樂。整首詩情感平和,語言簡練,通過簡單的詞句傳達了詩人對于生活和命運的思考。詩人的淡泊豁達態度值得我們借鑒,呼喚著人們在紛繁世界中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快樂。
《酬秦壽之見贈三首》王之道 拼音讀音參考
chóu qín shòu zhī jiàn zèng sān shǒu
酬秦壽之見贈三首
jìng zhōng zhēn lè quán wú tiān, wù qīng shě yǐ yún rén tián.
靜中真樂全吾天,勿輕舍已蕓人田。
tián jūn shí mì wú zhōng biān.
甜均食蜜無中邊。
zhuó láo cū fàn zì bù è,
濁醪粗飯自不惡,
nà néng wèn mìng tuī xíng nián.
那能問命推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