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才元道中雜興》 張元干
歸來準擬扶頭醉,日射花梢三丈高。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范才元道中雜興》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范才元道中雜興》是宋代張元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底處煙林飛伯勞,
春生詩思剩搖毫。
歸來準擬扶頭醉,
日射花梢三丈高。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文人在道中的情景。他沿途行走,眼前的煙林中伯勞鳥飛翔,春天的氣息喚醒了他的詩思。當他歸來時,準備拿起毛筆繼續寫作時,竟然感到頭暈目眩,仿佛醉了一般。陽光照射下,花朵的枝頭高高地聳立著,仿佛有三丈高。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主人公的內心感受,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境界。首句以煙林中飛翔的伯勞鳥為景,煙林和伯勞鳥都是春天的象征,表現了春天的生機和激情。第二句以春天的到來喚醒詩人的詩思,詩人在路途中思索著詩意,但卻只剩下搖晃的毛筆,暗示詩人的詩思如此旺盛,無法用筆墨盡情表達。第三句描寫詩人歸來后的狀態,他仿佛已經陶醉于自己的詩境之中,頭暈眼花,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他內心的激動和沉醉。最后一句以太陽照射下的花梢高聳形容,展現了自然的壯麗和美麗,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豪情壯志。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和詩人的心情,將自然與人的情感融為一體。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自我感受的表達,展示了他的詩性、豪情和對生活的熱愛。這首詩詞在簡潔的語言中寄托了詩人的思想和情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范才元道中雜興》張元干 拼音讀音參考
fàn cái yuán dào zhōng zá xìng
范才元道中雜興
dǐ chǔ yān lín fēi bó láo, chūn shēng shī sī shèng yáo háo.
底處煙林飛伯勞,春生詩思剩搖毫。
guī lái zhǔn nǐ fú tóu zuì, rì shè huā shāo sān zhàng gāo.
歸來準擬扶頭醉,日射花梢三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