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春體四絕》 楊維楨
戎裝飛上馬,疑是漢宮人。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嬉春體四絕》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嬉春體四絕》
朝代:元代
作者:楊維楨
花氣不成雨,
鶯聲都是春。
戎裝飛上馬,
疑是漢宮人。
譯文:
花的芬芳無法轉化為雨水,
鶯鳥的歌聲都是春天的聲音。
戰士們穿著戎裝騎上馬,
仿佛是漢宮中的人物。
詩意:
這首詩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對戰士的崇敬之情。詩中首句描繪了花香無法變成雨水的遺憾,暗示著春天的氣息豐盈而令人心醉。第二句表達了鶯鳥歌唱的歡樂,將春天的聲音與鳥兒的歌聲相結合,傳遞出春天的生機和活力。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戰士們騎馬穿戴戎裝的場景,與前兩句構成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暗示了社會的冷酷和戰爭的殘酷,戰士們的英勇形象也進一步凸顯了春天的美好。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四句詩體,將花、鶯、馬、人等元素巧妙地運用,通過對比展現了春天和戰爭的鮮明對照。詩中運用了對春天的美好描繪,以及對戰士的贊美,展示了作者對生命力與勇氣的謳歌。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戰爭殘酷性的思考,使讀者在欣賞春天的美好同時,也對戰爭的痛苦有所反思。整首詩情感飽滿,意境深遠,通過簡潔的文字和形象描繪,傳達了作者對春天和戰士的獨特感悟,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嬉春體四絕》楊維楨 拼音讀音參考
xī chūn tǐ sì jué
嬉春體四絕
huā qì bù chéng yǔ, yīng shēng dōu shì chūn.
花氣不成雨,鶯聲都是春。
róng zhuāng fēi shàng mǎ, yí shì hàn gōng rén.
戎裝飛上馬,疑是漢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