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詞(十二首)》 楊維楨
肯為君王通一笑,羽書烽火誤諸侯。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宮詞(十二首)》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宮詞(十二首)》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描繪了宮廷中的景色和情感。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蛾眉顰處不勝秋,
眉彎處微微皺起,仿佛無法抵擋秋天的美景,
In the curve of the eyebrows, a slight frown, unable to resist the beauty of autumn,
長帶芙蓉小苑秋。
長長的發髻上帶著芙蓉花,宛如小苑里的秋天。
Long hair adorned with hibiscus flowers, resembling the autumn scene in a small garden.
肯為君王通一笑,
愿意為君王而笑一次,
Willing to smile for the emperor,
羽書烽火誤諸侯。
卻因傳遞軍令而耽誤了眾多諸侯。
Yet the delivery of military orders delays the lords.
詩意:
這首詩詞以婉約的筆觸展現了宮廷中的景色與情感。通過描繪女子蛾眉彎處的微微皺起,表達了她無法抵擋秋天美景的情感。長發上點綴著芙蓉花,形容她如同小苑中的秋天。她愿意為君王而笑,但由于傳遞軍令而耽誤了眾多諸侯。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揭示了宮廷中女子的情感和遭遇。作者通過形象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宮廷的環境中。蛾眉顰處的不勝秋,展示了女子對秋天美景的敏感和感受。長發上的芙蓉花點綴,增添了女子的婉約之美。詩中的君王和諸侯,象征著宮廷中的權力與責任,也凸顯了女子的身份與角色。最后兩句表達了女子愿意為君王付出,但卻因為烽火和戰爭而犧牲了自己的愿望。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深沉的情感,展現了宮廷中女子的悲苦和無奈。
《宮詞(十二首)》楊維楨 拼音讀音參考
gōng cí shí èr shǒu
宮詞(十二首)
é méi pín chù bù shèng qiū, zhǎng dài fú róng xiǎo yuàn qiū.
蛾眉顰處不勝秋,長帶芙蓉小苑秋。
kěn wèi jūn wáng tōng yī xiào, yǔ shū fēng huǒ wù zhū hóu.
肯為君王通一笑,羽書烽火誤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