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竹石圖》 唐寅
明窗坐相對,試問興如何。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枯木竹石圖》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枯木竹石圖》是明代文人唐寅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枯木、竹子和石頭的圖畫為背景,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贊美和深思。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翠竹并奇石,
蒼松留古柯。
明窗坐相對,
試問興如何。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詩人所觀察到的畫面:翠綠的竹子和奇形怪狀的石頭交相輝映,蒼翠的松樹上還留有古老的松果。詩人坐在明亮的窗前,與這些景物相對,心生疑問,詢問自己內心的情感和意境。
這首詩詞表達了唐寅對自然景物的喜愛和對生活的思考。枯木、竹子和石頭都是自然界中的常見物象,但在唐寅的筆下,它們變得與眾不同,充滿了藝術的韻味。竹子翠綠欲滴,與奇形怪狀的石頭形成鮮明的對比,展現出自然界的多樣性和奇妙之處。蒼松作為常見的植物,卻在詩人筆下留下了古老的松果,暗示著歲月的流轉和歷史的積淀。
詩人坐在明亮的窗前,與自然景物相對,體驗著內心的情感和心境。他在內心中問自己,這些美好的景物能夠激發出怎樣的情感與靈感?他通過這個問題,表達了對于生活和藝術創作的思考。這首詩意味深長,讓人感受到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思索。
《枯木竹石圖》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精準的語言,展現了唐寅對自然界的觀察和對藝術創作的思考。詩意深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的空間,賞析這首詩詞,可以讓人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生的哲理。
《枯木竹石圖》唐寅 拼音讀音參考
kū mù zhú shí tú
枯木竹石圖
cuì zhú bìng qí shí, cāng sōng liú gǔ kē.
翠竹并奇石,蒼松留古柯。
míng chuāng zuò xiāng duì, shì wèn xìng rú hé.
明窗坐相對,試問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