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中二色桃花》 楊基
憐渠竟先落,知是最先開。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壺中二色桃花》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壺中二色桃花》是明代詩人楊基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壺中盛放著兩種顏色的桃花的景象。詩中表現出桃花的美麗和嬌媚。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素頰映紅腮,西園共折來。
憐渠竟先落,知是最先開。
詩意:
詩人通過描繪壺中的桃花,表達了桃花的美麗和嬌媚。詩人注意到桃花的花瓣上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紅色,一種是白色。他觀察到桃花盛開時,紅色的花瓣映襯著女子的白皙臉頰,形成了美麗的景象。他感嘆桃花的美麗,同時也表達了對桃花落下的惋惜之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繪,展現了桃花的美麗和細膩。詩人通過壺中的桃花,將美麗的形象與女子的面容相比,增加了詩意的層次。紅白兩色的桃花相映成趣,呈現出鮮明的對比,給人以視覺上的愉悅感。詩人的抒發之情既有對桃花美麗的贊嘆,也有對桃花凋零的感傷,展示了生命的短暫和變幻無常的主題。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壺中盛開的雙色桃花的景象,通過對桃花美麗和凋零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生命短暫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這首詩以淡雅的筆觸,展現了自然之美和生命之脆弱,給人以思考和感悟。
《壺中二色桃花》楊基 拼音讀音參考
hú zhōng èr sè táo huā
壺中二色桃花
sù jiá yìng hóng sāi, xī yuán gòng zhé lái.
素頰映紅腮,西園共折來。
lián qú jìng xiān luò, zhī shì zuì xiān kāi.
憐渠竟先落,知是最先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