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雜詠(三首)》 楊基
只宜行畫里,忘卻在瀟湘。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長沙雜詠(三首)》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沙雜詠(三首)》是明代詩人楊基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長沙的景色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逃離塵囂的向往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筠嶼煙長碧,
蘭坡水自香。
只宜行畫里,
忘卻在瀟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長沙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嘆之情。首句“筠嶼煙長碧”描繪了青翠的竹嶼裊裊升起的煙霧,形容了長沙的美麗景色。第二句“蘭坡水自香”則描繪了水中散發出的芳香氣息,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只宜行畫里,忘卻在瀟湘”表達了作者希望將這美景定格在畫中,將自然之美永遠保存下來,并忘卻塵囂紛擾,沉浸在這片美景之中的愿望。這種對自然美的追求和對寧靜、純凈之地的向往,折射出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長沙的美景,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純凈、寧靜境地的向往之情。作為明代文人的楊基,通過這首詩詞展示了他對自然之美的敏感和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世界的追求的厭倦和逃避之情。這首詩詞以簡約的文字,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給讀者帶來一種清新、寧靜和遙遠的感受。
《長沙雜詠(三首)》楊基 拼音讀音參考
cháng shā zá yǒng sān shǒu
長沙雜詠(三首)
yún yǔ yān zhǎng bì, lán pō shuǐ zì xiāng.
筠嶼煙長碧,蘭坡水自香。
zhǐ yí xíng huà lǐ, wàng què zài xiāo xiāng.
只宜行畫里,忘卻在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