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梁宣明二帝碑堂下作》 劉禹錫
玉馬朝周從此辭,園陵寂寞對豐碑。
千行宰樹荊州道,暮雨蕭蕭聞子規。
千行宰樹荊州道,暮雨蕭蕭聞子規。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后梁宣明二帝碑堂下作》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在梁宣明兩位皇帝的碑堂下作。玉馬朝周從此辭,園陵寂寞對豐碑。千行宰樹荊州道,暮雨蕭蕭聞子規。
詩意: 這首詩寫了唐朝時期的梁宣明兩位皇帝碑堂下的景象。碑堂上有寂寞的園陵和雄偉的碑。荊州的道路上栽滿了樹木,豐碑在它們下面默默守望。傍晚的時候,外面下起了細雨,陣陣傳來子規的啼聲。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梁宣明兩位皇帝碑堂下景象的描寫,展現了一種殘破的壯麗與靜謐的感覺。作者將宮廷和皇帝的偉大與園陵的凄涼相對照,暗示了權力的轉移和歲月的流轉。詩中的暮雨和子規的叫聲增加了一種悲涼的氛圍,有些許的憂傷之意。整首詩情感凄美,賦予了園陵的歷史和碑的意義更多的想象空間。
《后梁宣明二帝碑堂下作》劉禹錫 拼音讀音參考
hòu liáng xuān míng èr dì bēi táng xià zuò
后梁宣明二帝碑堂下作
yù mǎ cháo zhōu cóng cǐ cí, yuán líng jì mò duì fēng bēi.
玉馬朝周從此辭,園陵寂寞對豐碑。
qiān xíng zǎi shù jīng zhōu dào, mù yǔ xiāo xiāo wén zǐ guī.
千行宰樹荊州道,暮雨蕭蕭聞子規。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后梁宣明二帝碑堂下作》專題為您介紹后梁宣明二帝碑堂下作古詩,后梁宣明二帝碑堂下作劉禹錫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