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秋思贈遠》 張仲素

    博山沉燎絕馀香,蘭燼金檠怨夜長。
    為問青青河畔草,幾回經雨復經霜。
    分類:

    作者簡介(張仲素)

    張仲素頭像

    張仲素(約769~819)唐代詩人,字繪之。符離(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間鄚縣(今河北任丘)。貞元十四年(798)進士,又中博學宏詞科,為武寧軍從事,元和間,任司勛員外郎,又從禮部郎中充任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張仲素擅長樂府詩,善寫思婦心情。如"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提籠忘采葉,昨夜夢漁陽"(《春閨思》),"夢里分明見關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閨思》),刻畫細膩,委婉動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語言慷慨,意氣昂揚,歌頌了邊防將士的戰斗精神。

    《秋思贈遠》張仲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秋思贈遠》
    朝代:唐代
    作者:張仲素

    博山沉燎絕馀香,
    蘭燼金檠怨夜長。
    為問青青河畔草,
    幾回經雨復經霜。

    中文譯文:
    廣闊的山川散發出殘存的香氣,
    蘭花的余燼在金色的檐下嘆夜晚的漫長。
    我想問一問青青的河畔草地,
    經歷了多少次雨水和霜凍的洗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思念之情。張仲素以婉約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象和寓意。

    首先,"博山沉燼絕馀香"這一句描述了山脈散發著秋天的余香。博山代表廣闊的山川,燃燒的香火已經熄滅,但仍然留下淡淡的余香。這里可以理解為秋天已經過去,但仍然能感受到秋天的氣息。

    接著,"蘭燼金檠怨夜長"這一句表達了蘭花在金色的檐下,感嘆夜晚的漫長。蘭燼指的是已經燒盡的蘭花,金檠指的是蘭花栽培的器皿,夜長則表達了作者孤寂的情緒。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在秋夜中感嘆蘭花的凋謝和時間的無情流逝。

    最后兩句,"為問青青河畔草,幾回經雨復經霜",表達了作者對河畔青草的思念。作者想詢問河畔的青草,經歷了多少次雨水和霜凍的洗禮。這里的青草可以象征人生中的友情和離別之情,經歷了風風雨雨的考驗,卻依然堅韌生長。

    整首詩以清新、淡雅的筆觸,展現了秋天的凄美和人生的離別之情。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抒發了對逝去時光的思念和對友情的珍重。這首詩的美在于其簡潔、含蓄的表達,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深深的思索和感慨。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秋思贈遠》張仲素 拼音讀音參考

    qiū sī zèng yuǎn
    秋思贈遠

    bó shān chén liáo jué yú xiāng, lán jìn jīn qíng yuàn yè zhǎng.
    博山沉燎絕馀香,蘭燼金檠怨夜長。
    wèi wèn qīng qīng hé pàn cǎo, jǐ huí jīng yǔ fù jīng shuāng.
    為問青青河畔草,幾回經雨復經霜。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秋思贈遠》專題為您介紹秋思贈遠古詩,秋思贈遠張仲素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