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 張祜
興慶池南柳未開,太真先把一枝梅。
內人已唱春鶯囀,花下傞傞軟舞來。
內人已唱春鶯囀,花下傞傞軟舞來。
分類:
作者簡介(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雜曲歌辭》張祜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雜曲歌辭·春鶯囀》
春鶯囀喚,動人心情,喜氣洋洋;
朝陽初升,春意盎然,花開柳綠;
興慶池畔,南邊柳樹尚未綻放,
太真嬌美的身影,卻已經插上了一枝梅花;
內人微笑著,輕柔地唱著春鶯的歌聲,
花下,百花競艷,歡快地舞動著。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早春時節的景象,將柳樹和春鶯作為比喻,表達了太真姑娘的美麗和嬌媚。作者通過描繪春鶯的囀聲、柳樹的未開和花朵的輕柔舞動,傳遞出一種充滿生機和歡快的氛圍。詩中展現了春天的美好與喜慶,以及內人笑語盈盈的歡樂心情。
賞析:這首詩運用了細膩的描寫,通過對春鶯、柳樹和花朵的描繪,形象地展示了早春的景象和春天的氛圍。作者以太真把梅花插于柳枝之上為象征,表達了美好的事物常常超越自然規律,昭示了太真姑娘的美麗和獨特。詩中同時展現了春鶯的囀聲和花朵的輕舞,以及內人唱著春鶯的歌聲,整首詩綻放出一種歡快愉悅的氣息。這首詩情調鮮明,用詞優美,富有韻律感,展現了唐代詩歌中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
《雜曲歌辭》張祜 拼音讀音參考
zá qū gē cí
雜曲歌辭
xīng qìng chí nán liǔ wèi kāi, tài zhēn xiān bǎ yī zhī méi.
興慶池南柳未開,太真先把一枝梅。
nèi rén yǐ chàng chūn yīng zhuàn, huā xià suō suō ruǎn wǔ lái.
內人已唱春鶯囀,花下傞傞軟舞來。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雜曲歌辭·春鶯囀》專題為您介紹雜曲歌辭·春鶯囀古詩,雜曲歌辭·春鶯囀張祜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