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張繼先
好是五更殘夢里,一聲敲透白云天。
《鐘》張繼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鐘》是宋代詩人張繼先所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鐘的形象為核心,通過描繪其金晶般的外表和懸掛在玉樓上的景象,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鐘》的中文譯文:
金晶鑄就斗星懸,
掛向玉樓知幾年。
好是五更殘夢里,
一聲敲透白云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鐘的形象為主題,通過對鐘的描繪,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首句“金晶鑄就斗星懸”形象地描繪了鐘外表的金光閃爍,宛如夜空中掛著一顆閃爍的星星。這一景象使人聯想到鐘聲在宇宙中回響,象征著時間的流逝。
第二句“掛向玉樓知幾年”則表達了鐘懸掛在玉樓上的情景。鐘聲隨著時間的推移被人們所感知,而鐘在玉樓上的懸掛也象征著人們對時間的感知和珍視。這句詩意呼應了第一句,強調了時間的無常和歲月的變遷。
接下來的兩句“好是五更殘夢里,一聲敲透白云天”揭示了鐘聲的魅力和深遠的意義。五更指夜晚的最后一更,表示時間已經過去很久,而鐘聲在殘夢中回響,使人產生強烈的觸動。最后一句“一聲敲透白云天”形象地描述了鐘聲的威懾力和廣闊的影響范圍,使人們感受到鐘聲穿透云霄,超越塵世的壯麗景象。
整首詩詞通過鐘的形象,以及與時間、歲月的對應,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思考和對流逝歲月的感慨。鐘聲在夜晚敲響,讓人對時間的流逝有了深刻的感受,也使人對生命的短暫和珍貴產生了更深刻的認識。作者通過鐘聲的描繪,將時間和人的存在聯系在一起,表達了人們對時間的敬畏和珍視。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思考和感慨,同時也展現了鐘聲的魅力和深遠的意義。這首詩詞通過鐘聲的意象,引發讀者對時間、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詩意和感人的藝術效果。
《鐘》張繼先 拼音讀音參考
zhōng
鐘
jīn jīng zhù jiù dòu xīng xuán, guà xiàng yù lóu zhī jǐ nián.
金晶鑄就斗星懸,掛向玉樓知幾年。
hǎo shì wǔ gēng cán mèng lǐ, yī shēng qiāo tòu bái yún tiān.
好是五更殘夢里,一聲敲透白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