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孫游二首》 曹勛
樓上頻回首,思君道路長。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王孫游二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王孫游二首》是宋代文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紅芳開繡戶,
碧草襯斜陽。
樓上頻回首,
思君道路長。
譯文:
美麗的花朵在繡戶間綻放,
青翠的草地映襯斜陽。
樓上的人頻頻回首,
思念著遠行的君子,他的道路漫長。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離別情人的思念之情。紅芳開繡戶,碧草襯斜陽,描繪了美麗的景色,但詩人的心思卻在思念君子的身影。樓上頻回首,意味著詩人常常站在樓上遠眺,希望能看到君子的歸來。思君道路長,表達了詩人對君子遠行的道路的擔憂和渴望。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思念之情。紅芳開繡戶,碧草襯斜陽,以鮮艷的花朵和青翠的草地烘托出離別時的美好景色,與詩人內心的思念形成鮮明的對比。樓上頻回首,表現了詩人對君子的思念之情,他常常站在樓上,期待著君子的歸來。思君道路長,表達了詩人對君子遠行的擔憂和對重逢的渴望。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將詩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這首詩詞在情感表達上深情而含蓄,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將詩人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景色相結合,給人以美感和思考的空間。同時,通過描寫君子遠行的道路,表達了對離別和重逢的情感體驗,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人生的離合悲歡。整首詩詞既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細膩和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又表達了人們對于愛情和友情的珍視和思念。
《王孫游二首》曹勛 拼音讀音參考
wáng sūn yóu èr shǒu
王孫游二首
hóng fāng kāi xiù hù, bì cǎo chèn xié yáng.
紅芳開繡戶,碧草襯斜陽。
lóu shàng pín huí shǒu, sī jūn dào lù cháng.
樓上頻回首,思君道路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