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游襄陽山寺》 張籍

    秋色江邊路,煙霞若有期。
    寺貧無利施,僧老足慈悲。
    薜荔侵禪窟,蝦蟆占浴池。
    閑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時。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頭像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游襄陽山寺》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游襄陽山寺》
    作者:張籍
    朝代:唐代

    秋色江邊路,煙霞若有期。
    寺貧無利施,僧老足慈悲。
    薜荔侵禪窟,蝦蟆占浴池。
    閑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時。

    中文譯文:
    秋天的景色在江邊的路上,在煙霧中若有約定。
    寺廟貧困,無法施舍利益,但僧老們滿足于慈悲之心。
    薜荔植物漸漸侵入禪修的洞穴,蛤蟆占據了浴池。
    輕松地游玩尚未探索完,而這已經是即將下山的時候。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襄陽山寺游玩的情景。他描述了秋天江邊的美景,以及寺廟貧困,但僧老們依然懷有慈愛之心。詩中還描繪了植物和動物對寺廟的占據,同時表達了作者在游玩過程中閑逸的心態。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與美麗。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詞語勾勒出秋天江邊的景色,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通過描述寺廟的情況,凸顯了僧老們的慈悲之心。薜荔侵入禪修的洞穴,蝦蟆占據浴池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與人類活動的交織與沖突。而詩的最后一句“閑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時”,則表達了作者游玩之余意猶未盡的心情,同時也意味著下山結束了這段休閑時光。整首詩簡潔,意蘊深遠,給人以深思。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游襄陽山寺》張籍 拼音讀音參考

    yóu xiāng yáng shān sì
    游襄陽山寺

    qiū sè jiāng biān lù, yān xiá ruò yǒu qī.
    秋色江邊路,煙霞若有期。
    sì pín wú lì shī, sēng lǎo zú cí bēi.
    寺貧無利施,僧老足慈悲。
    bì lì qīn chán kū, há ma zhàn yù chí.
    薜荔侵禪窟,蝦蟆占浴池。
    xián yóu shū wèi biàn, jí shì xià shān shí.
    閑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時。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游襄陽山寺》專題為您介紹游襄陽山寺古詩,游襄陽山寺張籍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