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劉公達甃園中小池以詩謝之》 姜特立
更擬中間添小嶼,藕花深處著鴛鴦。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煩劉公達甃園中小池以詩謝之》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煩劉公達甃園中小池以詩謝之》是宋代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感謝劉公在甃園中精心修葺芳池,石塊鋪裝得無痕跡般細膩。我還想在池中間增加一座小島,讓藕花深處有一對鴛鴦停留。
詩意:
這首詩詞是作者姜特立向劉公表達感謝之情的作品。劉公在甃園中巧妙地修建了一座美麗的小池,石塊的鋪裝無比精細,仿佛看不到任何痕跡。作者對此深感贊嘆,覺得這樣的巧思令人稱贊不已。此外,作者還希望在池中心增添一座小島,讓藕花盛開的地方成為鴛鴦停歇的地方,進一步增添了池塘的生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甃園中的小池為主題,通過對劉公修建小池的巧思和細致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美的敏感和贊嘆之情。作者以石甃無痕、細著行的形容詞描繪了劉公修建小池的技藝高超和精細入微的工藝。這種細膩之美不僅體現在形式上,還體現在作者欲為池中增添小島的構思上。小島上藕花盛開,吸引了鴛鴦的棲息,使整個池塘更加生動活潑。
通過這首詩詞,姜特立向劉公表達了對他巧思的欣賞和感謝之情,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的熱愛和對生活情趣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優美宜人的景象,給讀者帶來一種愉悅和想象的空間。
《煩劉公達甃園中小池以詩謝之》姜特立 拼音讀音參考
fán liú gōng dá zhòu yuán zhōng xiǎo chí yǐ shī xiè zhī
煩劉公達甃園中小池以詩謝之
gǎn jūn qiǎo sī qì fāng táng, shí zhòu wú hén xì zhe xíng.
感君巧思葺芳塘,石甃無痕細著行。
gèng nǐ zhōng jiān tiān xiǎo yǔ, ǒu huā shēn chù zhe yuān yāng.
更擬中間添小嶼,藕花深處著鴛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