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 徐照
愁心如屋漏,點點不移床。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自君之出矣》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君之出矣》是宋代徐照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因思念心切而感到愁苦的情感。
譯文:
自從你離去,
我懶得打扮,眉毛眼線畫得濃重。
心中的憂愁就像屋頂漏雨,
一滴一滴地滴落在床上,不停地滑動。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作者因思念之情而產生的愁苦心境,表達了對離別的痛苦和思念之情的深切體驗。詩中的“自君之出矣”表明了詩人在愛人離去之后的心情變化,他對外界的事物變得漠不關心,以至于連打扮自己都變得懶散。眉毛和眼線“濃重”一詞,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憂愁和痛苦。
詩中的“愁心如屋漏,點點不移床”用比喻的手法描繪了作者心中的痛苦,將愁苦與屋頂漏雨相連,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壓抑和無法擺脫的思念之情。每一滴滴落在床上的水滴,都無聲地滑動,暗示了作者內心的痛苦無法消散,思念之情無法移動。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通過對愁苦心境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讓人感受到了離別和思念的深沉。
《自君之出矣》徐照 拼音讀音參考
zì jūn zhī chū yǐ
自君之出矣
zì jūn zhī chū yǐ, lǎn zhuāng méi dài nóng.
自君之出矣,懶妝眉黛濃。
chóu xīn rú wū lòu, diǎn diǎn bù yí chuáng.
愁心如屋漏,點點不移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