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題蕭獨清山水勝處》 許有壬
神仙定在何處,此處可尋真。
山有蓬萊氣象,水有瀛洲風物,人是葛天民。
*得紫芝老,吟盡碧桃春。
四時花,千日酒,一溪云。
回頭下望濁世,無地不紅塵。
憶昔乘軺江右,目斷丹霞翠壁,底事走**。
今日送君語,聊聊自移文。
作者簡介(許有壬)
許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學家。字可用,彰(zhang)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后來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饑荒,他從"民,本也"的思想出發,主張放賑(chen 四聲)救濟。河南農民軍起,他建議備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賢大學士,不久改樞密副使,又拜中書左丞。他看到元朝將士貪掠人口玉帛而無斗志,就主張對起義農民實行招降政策。
《水調歌頭 題蕭獨清山水勝處》許有壬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水調歌頭 題蕭獨清山水勝處》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處山水勝地,其中有獨自清凈的人物存在。詩人思考著神仙們居住的地方,并認為這個地方可能是真實的。山上有著蓬萊仙境的氛圍,水中有著瀛洲仙島的景色,而這個地方的人們則被稱為葛天民。他們得到了紫芝老人的指導,吟唱了無盡的碧桃春景。四季的花朵、千日的美酒和一溪的云霧,構成了這個地方的風景。然而,回頭望望紛擾的世界,無處不沾染紅塵的煙塵。詩人回憶起昔日在江右乘軺時,眼前景色如斷了線的丹霞山和翠壁山,使他感慨萬分。現在他送別朋友時,只能談談自己心中的文化情懷。
賞析:
這首詩以山水勝地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水景色、人物和神仙傳說,表達了詩人對清凈、仙境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展示了蓬萊氣象和瀛洲風物的神奇之美,使讀者沉浸在一個超然的境界中。與此同時,詩人對現實世界的觸動也不可避免,他憶起曾經的經歷,感慨世事無常,紅塵滾滾。最后,詩人以送別的話語,將自己的感慨和思考與朋友分享,表達了自己對文化和傳統的情感。
這首詩以其清新脫俗的意境、流暢優美的語言和深思熟慮的情感表達,展示了元代詩歌的特點。通過山水描繪,詩人展現了對自然美和人文情懷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世界的思考和對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詩以山水勝地為線索,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為載體,將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與讀者分享,給人以啟迪和思索的空間。
《水調歌頭 題蕭獨清山水勝處》許有壬 拼音讀音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tí xiāo dú qīng shān shuǐ shèng chù
水調歌頭 題蕭獨清山水勝處
shān shuǐ jù quán shèng, xiāo de dú qīng rén.
山水據全勝,消得獨清人。
shén xiān dìng zài hé chǔ, cǐ chù kě xún zhēn.
神仙定在何處,此處可尋真。
shān yǒu péng lái qì xiàng, shuǐ yǒu yíng zhōu fēng wù, rén shì gé tiān mín.
山有蓬萊氣象,水有瀛洲風物,人是葛天民。
dé zǐ zhī lǎo, yín jǐn bì táo chūn.
*得紫芝老,吟盡碧桃春。
sì shí huā, qiān rì jiǔ, yī xī yún.
四時花,千日酒,一溪云。
huí tóu xià wàng zhuó shì, wú dì bù hóng chén.
回頭下望濁世,無地不紅塵。
yì xī chéng yáo jiāng yòu, mù duàn dān xiá cuì bì, dǐ shì zǒu.
憶昔乘軺江右,目斷丹霞翠壁,底事走**。
jīn rì sòng jūn yǔ, liáo liáo zì yí wén.
今日送君語,聊聊自移文。